•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坚定信心保增长 全力以赴促转型——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系列分析之一

阅读次数: 作者: 信息来源:安徽省统计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5-02 17:05
[字体:  ]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克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328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1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增加值1128.5亿元,增长9%。对当前全省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是:总体运行平稳,下行压力较大。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对经济运行调控力度,并着力在转型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一、延续下行态势,仍处于稳定增长区间

受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走势与全国一样,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步回落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但整体运行仍处于增长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稳定区间。

1.从发展速度看,主要指标增幅仍然较高。一季度GDP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但高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2009年同期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1%,回落2.8个百分点,但与2009年同期(17.7%)仅差0.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17.6%,回落22.2个百分点,高于2009年同期11.8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9.7%,回落24.7个百分点,好于2009年同期(为下降30.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7%,与去年同期持平。

2.从横向比较看,增速快于全国、领先中部。一季度,我省GDP增幅比全国高4.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位、中部第2位;财政收入增幅高2.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高11.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高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1.9个百分点,与重庆、四川、贵州并列全国第1位;进出口总额增幅高2.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4位、中部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3.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2.7个百分点,两者均居中部首位。

 

2012年一季度安徽主要指标增长与全国、中部比较(单位:%)

 

GDP

规模以上工 

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

 

  

资产投资

   

进出口额

#出口额

   

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8.1

11.6

14.8

20.9

7.3

7.6

17.3

14.0

17.0

   西

10.3

12.7

16.0

20.2

-25.6

-18.9

26.1

12.5

19.5

  

12.3

17.1

16.7

26.0

9.7

21.0

28.9

17.5

19.7

   西

11.0

15.8

16.2

30.1

-1.9

12.1

41.0

15.3

14.2

  

11.3

17.3

16.1

25.6

111.8

135.6

21.6

14.5

18.2

  

12.4

17.3

16.0

30.2

1.1

4.1

22.4

15.0

18.7

  

11.9

17.0

15.5

26.6

10.6

18.7

26.6

14.7

19.4

 
 

3.从运行波动看,我省下行的速度慢于全国。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省GDP回落幅度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回落幅度低1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回落幅度低1个百分点,出口额回落幅度低0.8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幅度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回落幅度低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回升1.6个百分点,全国为回落11.8个百分点。

4.从运行质量看,效益水平仍相对稳定。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财政收入789.1亿元,增长1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9.2亿元,增长28.9%。企业效益相对稳定,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6.3亿元,增长11.1%,好于2009年同期(为下降37%)。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5.4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25.6元,分别增长17.5%19.7%;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3910.3元和1598.2元,增长12.9%18%

以上表明,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尽管我省经济运行延续了下行走势,但相对全国及中部地区而言,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回落的幅度相对小一些,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说明我省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

二、下行缓中趋稳,已显现一些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虽然我省整体经济呈下行走势,但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支撑经济运行企稳、有利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变化。主要有:

1.3月份部分指标变化趋好。一是工业生产和效益趋于改善。3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3%,增幅比前两个月高0.3个百分点,40个工业行业中增速比前两个月加快的行业增加了18个;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比前两个月高1.7个百分点。二是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增速加快。3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4%,比12月份增幅分别高2.2个和9.2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31.2%,比12月份增幅分别高18.9个和11.5个百分点。三是市场消费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与前2个月相比,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22.3%)提高0.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幅(26.3%)提高1.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幅(5.4%)提高0.3个百分点。

2.主动调控力度加大。面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问题,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加强了对经济运行调节,迅速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30条意见。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加快了财政支出进度。一季度全省财政支出856.6亿元,增长37.9%,其中3月份增幅(71.1%)比前两个月(20.3%)高51.4个百分点。增支的主要领域包括以社会保障和就业为重点的民生类支出、以公共安全为重点的法定支出、以教育和环保为重点的公共产品支出等,体现了“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要求。

3.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2%17.7%,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4.1个和0.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49.8亿元,增长42.1%。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改投资增长38.8%,增幅比全部投资高1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投资增长35.8%,比全部投资高9.8个百分点。

4.发展活力继续增强。从非公有制工业看,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27.6%,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0.5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4.9%提高到61.9%。从非国有投资看,一季度增长26.4%,增幅比全部投资高0.4个百分点,占总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8%提高到68.2%。从招商引资看,一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5亿美元,增长34.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014亿元,增长31.6%

5.皖北发展快于全省。一季度,阜阳、亳州和宿州三市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6.9%24.6%,高于全省10.9个和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占全省份额分别由去年同期的7.1%10.6%提高到7.8%11.2%。其中亳州、宿州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42%40.1%,财政收入分别增长55%34.7%,均列全省前2位。

以上表明,当前有利于巩固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也同时并存,特别是部分重要指标变化趋好,预示着经济增长在放缓的同时,表现出趋稳的特征。

 

三、一些矛盾凸显,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未有大幅度调整,国际经济环境也未见明显改善,保持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主要问题是:

1.农业发展面临农资价格波动大、农民增收难的压力。虽然目前午季作物苗情长势好于去年,畜牧水产养殖发展基本平稳,但农资价格涨幅较大(今年水稻种子价格上涨8%17%,复合肥价格上涨4%18%),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民的直补,这既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影响农民增收。同时,目前企业景气度不高,开工萎缩,也给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增加了难度。

2.工业发展面临大企业生产持续下滑、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加、企业亏损加重的压力。从大企业看,去年以来,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增速持续放缓,各月增加值累计增速维持均在14%以下,今年一季度仅增长8.8%,增幅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8.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且回落幅度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从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看,3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两项指标分别增长24%32.7%,其中应收账款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从企业亏损看,1-3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63.2%,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18.4个百分点。

3.三产发展面临市场销售增长放慢、物流收缩、房地产低迷等的压力。从市场销售看,一季度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0.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增加值增长11.2%,回落5.1个百分点。从物流看,一季度铁路、水运周转量均下降,公路、航空周转量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4.4个和4.6个百分点,邮政业务量增幅回落25.7个百分点。从房地产看,一季度全省商品销售面积、销售额由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1%42.2%转变为下降9%5%,且降幅比前2个月扩大2.4个和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由增长16.2%43.3%转变为下降13.9%15.9%3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达807.9万平方米,增长54.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24.6个百分点。

4.投资增长面临资金制约、企业投资能力下降、新开工项目减少等的压力。从资金制约看,3月末全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342.8亿元,比年初增加613.8亿元,同比少增124.8亿元,余额增长18.1%,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本年资金来源增长15.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5.5个百分点,比投资完成额低10.2个百分点。从企业投资能力看,去年以来我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一直高于出厂价格4-6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明显缩小,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2.4个百分点。从新开工项目看,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4366个,下降9.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72.3亿元,增长11.5%,增幅同比回落42.6个百分点。

5.消费增长面临消费热点退潮、消费信心不高、财产缩水等的压力。从消费热点看,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短期内很难形成其它新的消费热点;同时在前期鼓励消费政策的影响下,汽车、家电等部分潜在消费已提前释放。从消费信心看,一方面当前经济前景不明,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新的刺激消费政策未见出台、城乡社保体系还有待健全,消费者信心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虽然一季度CPI涨幅(3.6%)低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但3月出现了反弹,当月涨幅比2月份回升了0.4个百分点,也影响消费者信心。从财产收入看,去年以来,股市、楼市低迷导致部分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直接影响部分购买力。此外,受房地产低迷的影响,与住房有关的建材、家电等产品的消费也难有起色。

6.出口增长面临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增长乏力的压力。一季度我省对欧盟出口仅增长9%,增幅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3.9个百分点。此外,目前出口企业现有的订单多为短期订单、小额订单,长期订单、大额订单较少,一些能接到订单的企业也因市场风险而不敢接单等,后期出口增长压力较大。

以上表明,虽然当前我省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面临的较大下行压力还将持续,短期内经济运行下行态势难以逆转。

 

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实现“稳中求进”目标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要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努力实现“稳中求进”目标。

1.抓政策落实。相关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近期省政府出台的“30条保增长”政策宣讲好、落实好,指导和帮助企业掌握、运用、享受有关政策,使政策发挥最大效应。同时,要适时组织财政、物价、监察等部门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没有按有关政策落实到位的地区和部门,予以严厉查处并公开曝光。

2.抓有效帮扶。建议各地政府部门成立帮扶工作组,深入一线,与企业共商讨应对之策,实行“一厂一策”的个性化帮扶,鼓励企业练好内功应对严峻挑战,促进企业增产、增收、增效。引导企业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努力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培育新增长点,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

3.抓项目对接。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重点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瞄准国家适度扩大内需、加快项目审批的时机,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鼓励、支持的序列,并提前做好项目申报和准备工作。

4.抓产业承接。重点扶持一些产业、区位、交通较好的区域,推动产业组团式和产业链整体转移承接,形成一批特色园区和榜样园区。建议支持郎溪合作产业园建设,通过郎溪与“苏浙沪”的合作共建实践,探索建立省际合作共建产业园的有效模式。重点是强化省际协调,加大政策倾斜,如合作共建园区实施更为灵活的差别化财税、土地、审批、金融等政策,示范带动全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涌现更多的“郎溪现象”。

5.抓素质提升。针对目前我省钢铁、有色、化工、汽车等行业产业规模大、发展面临的困难也较大的现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两大“引擎”的作用,加快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市场对路的高附加值产品,努力实现这些产业层次由“低”转“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指标,构筑新的产业格局。

6.抓未雨绸缪。有关部门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态势,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关注苗头性、倾向性动向,强化预警预测,提高分析判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化解各类负面影响,防止苗头性、倾向性、局部性问题演变为趋势性问题。

 

 

撰稿:赵金宝

      赵德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