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417000032451341/202101-00058 组配分类 负责人解读
发布机构 宣城市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1-01-26 10:54
发布文号 关键词 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分析,负责人解读
信息来源 市统计局 主题导航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公民 / 其它
信息名称 汪东来局长解读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内容概述

汪东来局长解读2020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的严重冲击以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目标任务完成较好,“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607.5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7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58.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687.3亿元,增长2.1%。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7%。粮食总产126.7万吨,下降1.9 %。蔬菜产量54.8万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12.1万吨,增长3.1%。肉类总产量27.5万吨,增长1.4%,其中猪肉产量5.4万吨,下降11.8%,禽肉产量21.8万吨,增长5.0%。畜产品总产量33.1万吨,同比下降0.2%。全年生猪出栏65.3万头,同比下降10.4%,生猪存栏44万头,同比增长13.1%。

2.工业生产平稳发展,结构效益持续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6.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9.9%,制造业增长6.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全市新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2家,居全省第6位,净增7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9%,增幅居全省第9位,高新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6.9%,占比居全省第3位,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3%,战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1.8%,居全省第2位。

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9亿元,同比增长16.3%,高于全省13.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8%,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3.服务业企稳回升,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较前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3.1%,金融业增长6%,房地产业增长1.3%,其他服务业增长2.7%。1-11月,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增幅较1-8月提高7.6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5.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6.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0%。民间投资增长4.2%,增幅居全省第3位;占全部投资比重为71.9%,占比居全省第2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8.7%,增幅高于全省8.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8.6亿元,增长14.2%,高于全省8.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本年房屋新开工面积637.3万平方米,增长22.9%,居全省第2位;本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13.6万平方米,下降2.7%,居全省第12位;商品房销售额259.1亿元,增长0.5%。

5.市场销售逐季回暖,网络销售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6亿元,增长2.2%,前三季度为下降0.8%,增幅比全省低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4.1亿元,增长2.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2.5亿元,增长1.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62.3亿元,下降3.3 %;商品零售564.3亿元,增长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粮油食品增长20.9%,烟酒类增长1.1%,日用品类下降3.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0%,汽车类增长4.3%。50家批零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10.6亿元,增长18.3%,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6.7%。

6.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4.4亿元,同比增长4.5%,前三季度为下降1.5%,增幅居全省第13位。其中,出口额124.5亿元,增长3.8%,进口额9.9亿元,增长13.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9亿美元,增长7.1%,比全省高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全市新设外资企业23户,同比增加5户。

7.财政收入实现增长,货币信贷运行平稳。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4亿元,增长2%。财政支出324.8亿元,下降0.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77.7亿元,增长12.1%,余额比年初增加235.5亿元,同比多增94.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00亿元,增长14.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61.3亿元,增长17.1%,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56.9亿元。各项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54.8亿元,增长15.6%。

8.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7%。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6108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9722户。新增一套表调查单位643家,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家,创2017年以来新高。

9.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消费价格水平总体平稳。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46元,比全省水平高2643元,增长6.6%,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4元,比全省水平高2692元,增长5.4%,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28元,比全省水平高2308元,增长7.9%,比全省高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4%,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价格同比六升两降。其中,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上涨8.1%、0.2%、0.1%、1%、1.2%、3.5%,交通和通信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下降4%、0.1%。

总的来看,2020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供给需求逐步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就业民生保障有力,新兴动能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回升,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2020年是宣城撤地建市20周年,20年来,宣城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实现从百亿元迈向千亿元的跨越。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是2000年的9.9倍,年均增长9.7%。全市财政收入是2000年的25倍,年均增长17.5%;财政支出是2000年的30.3倍,年均增长18.6%。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是2000年末的23.2倍,年均增长17%;贷款余额是2000年末的20.4倍,年均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0年的8.2倍和8.3倍,年均增长11.1%。

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经济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起步之年。宣城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