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着力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全力以赴做好“米袋子”、“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农业经济延续较快增速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6亿元,同比增长11.4%(可比价增速,下同),两年平均增长6.4%,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追平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农业总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6.9%;林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5.8%;牧业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18.6%;渔业总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5.7%;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8.1%。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6亿元,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5.0%。其中,实现一产增加值52.5亿元,增长9.2%。
二、农业生产形势整体趋好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上半年,全市夏粮生产稳中有升,再次获得丰收,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良好局面。全市夏粮种植面积68.0万亩,同比增加2.1万亩,增长3.3%;总产量22.1万吨,增长3.7%;平均亩产324.9公斤,增长0.5%。
(二)经济作物形势向好。上半年,全市油菜籽播种面积增长35.7万亩,增长1.9%,总产量58.6万吨,增长2.5%,单产164.1公斤/亩,增长0.6%。蔬菜播种面积17.9万亩,增长3.4%,总产量23.4万吨,同比增长5.0%。面积和总产量增速较一季度分别提高0.7和1.2个百分点,与全省(面积增长4.1%,产量增长5.5%)差距缩小。瓜果类播种面积1.4万亩,增长3.3%,总产量2.5万吨,增长8.8%。
(三)畜牧生产快速恢复。今年以来,随着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成效进一步显现,新增、改扩建养殖场生猪产能持续释放,生猪生产快速恢复。上半年,全市生猪出栏44.3万头,同比增长40.6%,较一季度提高7.1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4.3万吨,增长21.0%,其中,猪肉产量3.5万吨,增长27.6%,禽肉产量10.6万吨,增长19.2%,比全省高3.4个百分点。禽蛋产量2.7万吨,实现由负转正,增长2.7%。
(四)水产品增长平稳。上半年,水产品总产量6.4万吨,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养殖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3.0%,占水产品总产量95.5%,比重较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43.2万亩。水产品价格方面较去年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如青虾统货价格约160元/千克,大规格青虾价格可达200元/千克,小龙虾统货价格在20-30元/千克,7-9钱价格在48元/千克左右,较上年同期上涨26.4%左右。部分苗种价格也好于上年同期,如幼蟹价格平均涨幅约30%以上。
三、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部分农产品产量增长不快的问题。整体来看,上半年,全市农业经济稳住较快恢复性增长势头,但仍存在部分农产品产量增长不快的问题,如蔬菜产量、油菜籽产量、肉类产量、水产品产量等增速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支撑力不强。上半年,全市蔬菜面积和产量增速分别低于全省0.7和0.5个百分点(一季度分别低于全省1.2和1.3个百分点)。油菜籽面积和产量增速分别低于全省4.5和4.2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增速与全省差距进一步扩大,低于全省5.7个百分点(一季度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增速低于全省7.7个百分点,牛肉产量增速低于全省14.6个百分点。水产品产量增速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一季度低于全省2.1个百分点)。
(二)肉类价格持续走低,生产效益下降的问题。一是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处于较低价位。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基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出栏量大幅增加,生猪市场供应形势明显好于预期,外加季节性需求偏弱,且其他肉类供给充裕,猪肉消费供大于求。三元肉猪价格由1月的18.5元/斤跌至6月底的6.6元/斤,下降幅度为64.3%。预计下半年猪价短期内可能会有所提升,但市场处于下行通道,猪价保持震荡,形势不容乐观。二是肉禽价格有所起伏,价格在成本线上下徘徊。今年以来,受猪肉市场的影响,替代效应拉动鸡肉需求,一季度养殖户补栏积极,从而引发肉鸡供给过剩。6月底三黄鸡肉鸡、青脚鸡肉鸡和817肉鸡价格分别为4.0、4.0和3.6元/斤,较1月初下降了23.1%、33.3%和23.8%。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仍将持续,预计下半年肉鸡价格将保持低位。
四、几点建议
(一)全力抓好早稻和秋粮生产。早稻和秋粮占我市全年粮食产量的83.2%左右,对全年农业生产影响较大,要谨防近期台风、水涝灾害等自然条件对粮食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开展相关防御措施。强化中后期生产管理,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确保全年粮食增产增收。
(二)稳定肉类生产和市场供应。引导肉类市场有序供应,加快我市生猪产业转型升级,高度关注家禽生产,加大家禽养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畜禽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监测,及时发布畜禽产销变化和价格波动信息,加强预期管理和调节,防止生产供应和价格大起大落。
(三)调优蔬菜和水产品生产。一是优化蔬菜种植品种,引进名优特新品种,提高蔬菜品质。进一步建设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提高设施化水平和蔬菜生产能力,积极推广蔬菜“三新”技术,达到提高城区蔬菜的保障供应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二是深入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扩大工厂化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品养殖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