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宣城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宣城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12-09 11:13
[字体:  ]

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但市场需求不足,持续增长动力不够,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9.1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比全省低2.1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11位,增幅位居全省12位。

一、运行特点

(一)分企业看,大中型企业生产稳定。上半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4亿元,同比增长7.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2.3%,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德亨通铜业有限公司、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飞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5.7%37.5%61.5%44.9%

(二)从行业看,七成行业保持增长。上半年,34个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中有24个保持增长,增长面70.6%。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30.6%,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24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增加值7.3亿元,增长32.9%,高26.3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增加值6.6亿元,增长70.6%,高64个百分点。

(三)从结构看,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良好。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01亿元,同比增长17.2%,增幅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5.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3.3%,占比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24.3%。分产业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最快,实现产值30.1亿元,增长58.6%;新材料产业产值最大,实现产值81.2亿元,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40.4%,产值增长9.7%

二是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好。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5.2亿元,增长9.7%,增加值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2.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最为明显,增加值增速为70.6%

二、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停产、减产企业增多。6月份,全市停产企业(88家)、减产企业(571家)分别比5月份增加7家和16家,停减产企业数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2.5%,比去年同期上升12.2个百分点,比5月份上升0.9个百分点。

(二)部分重点行业生产下降。增加值总量靠前的十大行业中有一半呈下降态势:农副食品加工下降1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下降5.1%3.9%3.8%2.7%。这5个行业的增加值总量达62.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1.2%,比去年同期占比低4.3个百分点。

(三)工业效益下降

一是企业利润下降。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8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水泥制造行业利润同比下降84.5%,而去年同期为增长111.5%。二是亏损企业增多。上半年,全市亏损企业161家,同比增加3家,亏损面达12%;亏损企业亏损额3.1 亿元,增长20.8%,而去年同期为下降38.7%

(四)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受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加之土地、资金、环保等制约,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上半年,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只有126个,比上年同期减少36个,亿元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0%,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投资下降22.3%;工业项目投资增长6.2%,同比回落23.3个点,占比继续回落,只有 47%

三、建议

1、抓工业企业生产调度。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调度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发展监测力度,特别是行业内的重点企业,关注市场,及时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行业发展的风向,对产品有市场、贡献率大的企业,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

2、抓工业项目建设。新建项目的按时投产是保证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要着力做好重点项目帮办服务工作,解决好项目建设难题,确保新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增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3、抓金融服务。要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深化合作,引导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充分发挥作用,有效增加对企业金融的有效供给,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盘活一批市场前景好但因资金断裂而停产的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