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安徽省统计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5-20 16:47
[字体:  ]

今年以来,受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需求稳步扩大,节能降耗工作压力犹存,如部分市能耗增长过快、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收窄、能源消费结构不优等问题值得关注。

一、基本情况

1、能耗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114.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随着工业经济增长趋缓,全国、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幅明显回落,整体呈低位增长的态势。我省增幅虽有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及中部。

 

2、高耗能行业及重点企业能耗增长趋缓。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98.8万吨标准煤,增长5.3%,回落1.2个百分点,创去年4月份以来新低。其中,钢材、有色、电力等行业回落较快,分别回落16.2个、3个和8.1个百分点;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增幅分别上升215个、11个和11.3个百分点。一季度,纳入全国万家节能低碳行动的277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788.5万吨标准煤,增长1%,回落1.9个百分点。

 

 2013年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情况

  

综合能源

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增长

%

增幅同比

    

(±百分点)

比重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48.1

180.8

215.0

2.7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96.2

8.9

11.0

10.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67.7

11.0

11.3

20.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03.6

3.1

-16.2

22.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3.5

14.6

-3.0

1.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759.6

-1.0

-8.1

42.2

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

1798.8

5.3

-1.2

100.0

3、六成以上行业能耗同比增长。一季度,在统计的39个工业行业中,有25个行业能耗同比增长,比去年同期减少3个,占比达64.1%17个行业能耗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3个行业能耗增幅提升较快,分别增长180.8%28.5%5.1%22个行业能耗增幅同比回落或持平,其他制造业、文教体娱用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回落较快,分别下降24.9%12%30.5%

4、皖北地区工业能耗增幅回落明显。一季度,合芜蚌试验区综合能源消费量503.3万吨标准煤,增长4.4%,与去年同期持平。皖江示范区(不含舒城县、金安区)综合能源消费量1368.1万吨标准煤,增长9%,比全省高4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2.6%提升到64.7%。皖北地区综合能源消费量268.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2%,回落7.6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1、部分市能耗增长较快,节能降耗工作须重视。一季度,滁州、马鞍山、芜湖、池州、安庆等5个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幅高于全省,分别高19.8个、2.4个、7.7个、18.8个和31.9个百分点,工业节能压力较大。合肥、宿州、蚌埠、阜阳、宣城、铜陵、黄山能耗负增长,分别下降0.1%1.6%5.6%5.3%0.8%7.1%20.3%(详见表2)。

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工业能效有待提高。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9%,降幅比上年收窄1.7个百分点。滁州、安庆、池州等3个市不降反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增长6.8%5.2%16.6%;合肥、淮北、亳州、宿州、淮南、六安、芜湖等7个市降幅回落,分别收窄2.9个、11.2个、5.1个、9.5个、11.9个、2.2个和1.9个百分点(详见表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表明全省工业发展提速降耗的双重压力在增大。

 2013年一季度全省及各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规上工业

能耗增幅

%

单位工业增加值

能耗上升或下降

%

    

同比增减

(百分点)

    

5.0

-8.9

-1.7

合 肥 市

-0.1

-12.8

-2.9

淮 北 市

2.3

-7.1

-11.2

亳 州 市

0.5

-14.8

-5.1

宿 州 市

-1.6

-13.1

-9.5

蚌 埠 市

-5.6

-19.9

6.8

阜 阳 市

-5.3

-18.4

10.8

淮 南 市

1.2

-8.5

-11.9

滁 州 市

24.8

6.8

-27.1

六 安 市

2.4

-7.0

-2.2

马鞍山市

7.4

-7.3

18.9

芜 湖 市

12.7

-4.0

-1.9

宣 城 市

-0.8

-14.3

2.0

铜 陵 市

-7.1

-13.3

26.5

池 州 市

23.8

5.2

-8.3

安 庆 市

36.9

16.6

-39.3

黄 山 市

-20.3

-29.8

11.8

3、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偏重,仍需大力调整和优化。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85.1%,同比仅回落0.6个百分点,对全省能耗增长的贡献率达82.2%。同期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26%,增长贡献率也只有26.8%。全省工业能耗集中在高耗能行业,耗用全省八成以上的能源仅获得不足三成的产出,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压力和空间仍很大。

三、几点建议

当前,全省工业能耗增长仍较快,工业稳增长与节能降耗的矛盾仍未化解。

1、优化增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目前,扩大有效投入仍是全省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继续把好工业新上项目能评关,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优选一批能耗低、产出高的项目;传统高耗能行业,要严格控制工艺落后、能效水平不达标的项目上马,以增量的优化来改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并带动存量的积极调整。

2、强化扶持,鼓励企业主动节能。继续抓好企业节能降耗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鼓励和引导企业从节能新技术应用、创新节能管理、优化产品结构等多个角度开展节能降耗。增强企业主动节能意识,推动政府引导下的企业被动节能主动节能转变,特别是能源消费占企业生产成本比重较高的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要在市场倒逼机制的推动下,把节能作为提升盈利水平、开拓和巩固市场的重要抓手。

3、加强监测,防止能耗增长反弹。加强对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控,能耗增长一旦出现反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要高度关注新增企业对能耗增长的拉动效应,提前做好能耗评估,谋划好节能降耗措施。能耗增长较快的市,要认真分析能源消费形势,尽早采取措施,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完成好全年的节能降耗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