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安徽省统计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5-20 16:45
[字体:  ]

今年以来,受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影响,全省工业发展速度有所放慢。但我省在延续去年扶持企业发展“30政策基础上,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新“30,继续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动力,全省工业经济仍保持较快发展,全省工业增速仍保持了全国靠前、中部领先的良好态势。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81.9亿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2、中部第1位,比去年同期分别前移4位和2位。3月份当月实现增加值752.9亿元,增长14.5%,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2、中部第1位,在全国位次同比前移3位。

1、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幅快于轻工业。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59.1亿元和1322.8亿元,增长15%15.3%。重工业增幅领先轻工业0.3个百分点,重工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8.1%,比去年同期上升7.9个百分点。

2、从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速最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股份合作、股份制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增长12.1%14.6%14.9%20.4%,集体企业同比下降1.7%;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6%,比去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

3、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生产形势略有好转。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大型、中小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21.4%。其中大型企业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9.1%,提高2.2个百分点;产值最大的前10户企业产值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4%转为增长4.9%

4、从工业品销售看,出口增幅回升较快。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现价增长16.3%,其中出口增长19.7%,比1-2月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4.4个和9.2个百分点,内需增长16.1%。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6.8%,回落0.3个百分点,但比1-2月提高0.1个百分点。

5、从转型升级看,结构调整效果明显。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64.9亿元和699.8亿元,增长18.3%17%,高于全省3.1个和1.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8.5%38.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幅比1-2月和去年全年分别高0.3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32.8亿元,增长27.3%,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

6、从区域发展看,合芜蚌试验区增长最快。一季度,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以及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7%16.2%14%,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3%45.2%27.8%3月末,皖江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以及皖北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分别为9359户、4773户和4071户,分别占全省的64.5%32.9%28%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省工业经济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全国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下,增幅有所放缓。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15.2%,比去年同期与全年分别回落1.9个和1个百分点,为2003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1、半数以上工业行业增幅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全省40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增幅回落;增加值总量占比居前10位行业增幅有6个回落,同时有7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仅增长10.4%,回落15.5个百分点,全省最大的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9%,虽然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但仍回落3.9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值。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幅也降至最低值,增长24.6%,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47.5个和18.1个百分点。

2、近六成主要产品产量增幅回落。主要产品产量中,一季度,全省重点监测的43种产品中有25种产品产量增幅回落。电力电缆回落幅度最大,由去年同期增长99.9%转为下降20.7%;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产量分别回落17.8个、29.6个和13.2个百分点;作为出口的主要产品服装产量仅增长0.5%,回落18.6个百分点。

3、大型企业效益明显下滑。1-2月,大型企业实现利润34.8亿元,下降26.3%(全国增长11.1%),降幅比去年全年扩大14.3个百分点。大型亏损企业亏损额26.4亿元,增长38.9%,高于中小型企业22.3个百分点。大型企业亏损面达2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3.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高20.8个百分点。从企业看,部分大型企业亏损严重。全省利润同比减少最多的前50户大型企业累计亏损11.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25.6亿元。全省亏损超千万元的企业有63户,同比增加21户。

三、下阶段走势判断

从当前情况看,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性,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并存。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投资增幅继续放缓,将抑制与投资息息相关行业的发展。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7%,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3.3个和1.5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4.8%,回落11.5个和9.7个百分点;二是需求增长趋缓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持续回落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3.2个和2.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8.1,比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分别回落2.2个、1.5个、0.40.2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用电量增幅的持续回落反映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一季度,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比1-2月回落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0.4个和3.3个百分点。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一季度,全国外贸出口5088.7亿美元,增长18.4%,比去年同期和全年提高10.8个和10.5个百分点;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19.7%,比1-2月和去年全年分别加快4.4个和9.2个百分点。二是我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呈上升态势。一季度我省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1.1,比去年四年度上升7.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7.8,上升11.3个百分点,有48.6%的企业对二季度持乐观态度,上升11.7个百分点。三是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存在。3月末,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14514户,居全国第8、中部第2位。与2012年年底相比,净增1544户,居全国第2位。规模企业数的快速增加,为我省工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新进的联宝(合肥)预计年产700万台笔记本电脑,产值达300亿元。同时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铜陵有色双闪项目的投产将带来年销售收入300亿元的预期;安庆石化炼油能力的扩大(从500万吨扩大到800万吨)使预期年产值扩大到400亿元以上。

综合判断,下一阶段我省工业发展后劲依存,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短期内工业经济运行发生大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