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绩溪县梧川村曾是新四军游击队在皖南的根据地,是一片当之无愧的红色热土,背靠黄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大会山,但这里之前上山只有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会车困难,旅游大巴更是无法进入。2023年4月,绩溪县岭北片区古村落保护联网路工程长安段正式开工,这条6.5米宽的彩虹路连接起了村子和大会山。从此,大巴车可以直接开到山腰上的景点和民宿,自然风光与红色遗址等资源被盘活,实现了游客上山,产业下山。这是绩溪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深耕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典型。
近年来,绩溪县高位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全县75个建制村全部贯通沥青或水泥路面,通“双车道”以上等级路达64%,通公交车率达100%,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荣获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围绕重点建好公路。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围绕乡村振兴建产业路,相继建成了S215临溪至仁里一级公路13公里、X093扬板线8公里、总Y005胡逍路16公里等产业路。围绕“文化兴县”建旅游路,相继完成了S346华阳至绩溪岭凹美丽公路、岭北古村落联网路、障山景区道路等项目建设。围绕“互联互通”建快通道,建成绩谭快速通道13公里、荆州公路毗邻临安段3公里。全力推动实施S215郎家溪至仁里段7公里、S346荆州至伏岭改建工程等项目建设。
创新机制管好路。出台《绩溪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养机构,统一招聘乡村道路专管员,将管理机构人员工资和运行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坚决杜绝农村公路失养、缺养情况发生。组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成了“四基四化”标准站所,将“爱路护路”作为村规民约主要内容,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乡村尽责、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并开展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创建,打造“农村最美公交线”“乡镇最美旅游线”,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更高品质的交通基础设施。
落实经费养好路。县财政按照“县道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公里3000元”标准,将日常养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县财政根据项目实施需要足额落实养护工程配套资金,保障每年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实施里程不少于总里程的5%,并安排必要的水毁和雨雪冰冻应急抢险抢修资金。足额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等“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县级配套资金,为“有路必养”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将全县县道划分为2个片区,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养护,坚持日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强化路面保洁、清除障碍、清沟疏涵等日常作业,确保道路畅通无阻。(绩交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