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准确把握全省经济运行态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和趋势性问题,进一步提高统计预测预判预警能力,增强服务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提供统计服务,省统计局决定建立经济形势分析工作机制。
一、重要意义
经济形势分析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基础。加强经济形势分析,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的重要举措。目前,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统计分析的监测预警作用愈显重要。全局上下要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集中力量,切实把经济形势分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努力在经济形势分析服务方面实现新作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统计部门要把经济发展趋势、结构优化、产业变动、风险隐患等说清楚,以及提高政治站位,实现“三个转变”,跳出统计怪圈的要求,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着力增强经济形势分析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不断提升统计分析服务的质量、水平和能力,为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更加系统、全面、及时、科学的参考依据,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二)基本原则。
1.政治性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和“五个纯粹”,提高政治站位。
2.敏锐性原则。善于从数据变化中发现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透过现象看清问题本质,分析数据背后的影响因素。
3.及时性原则。做到及时、快捷、超前,所有重要数据和敏感数据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成稿报送。
4.准确性原则。分析要数据实、情况实,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判断要准、观点要真、视野要宽,分析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要强。
5.高质量原则。要综合利用各行业统计指标、历史数据和各种典型调查资料深入分析研究,揭示指标变化的真实原因,准确预测发展走势和趋势,提出操作性强的措施建议。
(三)目标要求。
1.分析上水平。找准决策需求,在有的放矢上出成效;勤于调查研究,在更深更广中见功夫;提升写作技能,在精雕细琢中造精品;加强团队协作,在群策群智中出力作。坚持用数据说话,熟练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探究问题,不断创新统计分析模式,丰富统计分析手段,增强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洞察能力。
2.服务上台阶。进一步提高经济形势分析服务工作的时效性,突出针对性,增强前瞻性。不断拓展分析的广度、维度和深度,增强参与决策的能力,提升统计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经济形势分析和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努力把省统计局打造成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主导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谋部门和经济信息发布的权威部门,扩大统计工作的影响力。
3.制度更健全。进一步健全经济形势分析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形势分析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职责、加大工作力度,形成科学、规范、协调、高效的经济形势分析长效机制。
三、主要任务
(一)认真做好分析准备。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学习领会国家大政方针和宏观调控政策,注重与我省发展实际相结合。广泛了解经济专家学者的观点意见,学为我用、学以致用。
2.广泛收集数据。强化大数据分析,综合局内各专业和外部门(财政、发改、交通、税务、金融、海关、商务及电力)数据,推进省直部门数据共享与开发利用,广泛收集全省历史数据和周边数据,在纵、横双向比较中发现、分析和研究问题。
3.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对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的结合分析,针对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部门、市县、企业等实地调研,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剥茧抽丝,了解掌握数据背后的经济运行情况和经济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成立分析小组。群策群力,整合全局力量着力做好形势分析研判。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各专业处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分析小组(详见附件),统筹协调全局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综合研究分析全省经济运行态势,对经济走势和重要经济指标变化等及时做出预警,编发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经济趋势判断和对策建议。
(二)聚力开展分析研究。
1.联合调研。一是开展综合调研。每季度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重点调查分析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二是开展专题调研。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某个专题组织专业人员深入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调研,查清问题根源,找准解决办法。三是开展委托调研。根据经济运行监测预警需要,研究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委托市、县(区)统计局开展调研。四是开展省外调研。根据分析研究需要,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赴省外开展调查研究。各类调研活动结束后,牵头单位要及时组织撰写调研报告。
2.信息共享。一是强化数据共享。建立局内数据共享平台,向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成员开放。各专业处要第一时间将核定的数据报综合处(考核办),并在四个小时内加载到局内数据共享平台;局综合处(考核办)要根据专业核定数据及时整理主要指标报省委、省政府。二是强化重点领域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各专业处要密切跟踪监测本专业重点领域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重大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并提交小组集体分析研究。三是强化交流共享。各专业处要积极组织各地交流经济形势分析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工作举措等。
3.协调会商。一是定期会商。每月召开一次会商会,由经济形势分析小组组长主持,分析小组成员参加、并提交书面发言材料,交流磋商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分析经济指标的合理性、匹配性和协调性,对重要指标异常变动、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行研判,提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二是不定期会商。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指示和工作需要,由局主要负责人主持,相关专业处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重点针对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三是专家咨询会商。根据需要,由各专业处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邀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省直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与经济形势分析,增强分析的科学性。
4.上下联动。一是畅通对接渠道。各专业处要加强与市、县(区)统计局的沟通衔接,召开专业领域形势分析会议及调研时,结合工作实际,邀请基层专业人员参加。二是健全例会制度。由综合处(考核办)牵头,原则上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部分市、县(区)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交流各地经济发展形势。三是加强协调指导。各专业处要及时反馈核定的统计数据,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定期收集总结各地经济发展中的亮点、特点,并充实到分析报告中。
(三)发挥分析服务作用。
1.认真撰写形势分析报告或统计信息。综合处(考核办)要及时分析整理各专业处报送的数据,撰写月度、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综合报告,并组织各专业处每季度撰写经济形势系列分析报告。每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布置的分析研究任务,所承担的专业处要及时按要求编写统计分析报告或统计信息。
2.打造《统计专报》品牌。按照“有用、管用、实用、易用”要求,将各类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材料,并视内容印发《统计专报》或《安徽统计分析》。全力打造《统计专报》品牌,内容上突出见微知著、见地深刻、苗头性、倾向性、突出性问题,服务上突出短、快、新、精、准,不断创新特色、提高该刊物的知晓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其打造成省领导用得上、离不开、忘不了的决策助手。
3.做好每月经济数据解读。各专业处每月(季)度发布常规统计数据时,要配发解读文稿,详细分析数据波动原因及经济运行主要特征,并以主要负责人名义发布。解读内容要简明扼要、突出特点、条理清晰、表述准确,同时要制作图文解读产品,更生动地反映统计数据,更通俗地解读经济形势。拓展官方微信“安徽统计微讯”中统计数据和解读的查询功能,及时为用户答疑释惑。加强统计专家库建设,更好地发挥专家解读数据作用。
4.扩大新闻宣传影响。由综合处(考核办)牵头,适时组织媒体通气会或新闻发布会,解答经济热点问题。针对不同社会群体,采取不同传播策略,注重运用各类宣传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的“定向定调”作用,及时全面准确地剖析经济形势,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协调配合、持续有效的经济数据解读、分析氛围。
5.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由综合处(考核办)牵头,建立健全统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在经济数据发布前后加强舆情监测,及时了解各方关切,有针对性地做好回应工作。对重要舆情、媒体关切等热点问题,认真研判处置,及时借助媒体、网站等渠道,采取发布新闻通稿、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按程序发布权威经济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有关政策措施及处置结果等。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正确引导舆论,消除不良影响。
四、责任分工
(一)常规形势分析
1.综合分析。综合处(考核办)负责全省经济形势总体分析,包括撰写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等组织召开的各类经济形势分析会书面材料,以及五大发展监测、皖江示范区、皖北地区、县域、安徽与中部地区其他省比较及经济运行综合考核评价结果等综合分析。
2.GDP趋势。核算处负责全省GDP增长分析,包括分析三次产业、各产业内部行业等增长及其对GDP增长的影响,以及财政、金融、文化产业、“三新经济”等。
3.农村经济。农村处负责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包括分析春耕备耕、种植养殖业生产、现代农业发展、农资市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特色小镇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
4.工业经济。工业处负责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和效益形势分析,包括分析总体运行、优势行业、支柱产业(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上年产值或效益前50户企业、民营企业等)、主要产品、结构调整、企业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
5.服务业。服务业处会同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及交通运输邮政、物流、新业态等形势分析。
6.消费品市场。贸外处负责全省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包括分析城乡市场、消费型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网上零售,以及开发区、旅游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等。
7.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处负责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分析,包括分析投资新开工项目数、在建项目计划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投资结构、资金来源及结构,房地产投资、房屋施(竣)工、商品房销售及库存、建筑业等。
8.节能降耗。能源处负责全省能源生产与消费形势分析,包括分析煤、电生产,全社会用电及主要行业、企业用电量,规模以上工业及主要行业、企业能源消耗及单位能耗,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等。
9.人口就业。人口社会处负责全省人口和就业形势分析,包括分析户籍和常住人口总量与结构、城镇化率及劳动工资等。
10.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处负责创新驱动发展形势分析,包括分析“三重一创”等重点工程、创新平台建设、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创新成效等。
(二)专题分析
各专业处在做好月度、季度和年度分析的同时,要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省领导关心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专题分析。
五、常规形势分析报告编发时间
(一)月度。各专业处于每月上中旬根据掌握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及了解到的情况(包括向相关部门咨询、下基层调研等)对上月开展分析,于国家统计局核定本专业数据的次日编发本专业涉及领域分析报告或统计信息。
(二)季度。各专业处于季后15日前对上季度主要指标开展全面分析,原则上于20日前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并以“季度经济形势系列分析报告”印发。
(三)全年。各专业处于12月下旬开展全面分析研判,总结全年经济运行特点和重点行业、企业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对下一年经济走势进行研判,并提出对策建议,原则上于次年元月30日前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并以“全年经济形势系列分析报告”印发。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专业处主要负责人对经济形势分析工作要亲历亲为、身体力行,要亲自抓、亲自写。处内要明确1-2名熟悉业务的同志承担本单位综合分析任务,全体干部原则上均应承担统计分析或统计信息任务。
(二)务求实效。各专业处要按照机制要求,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协调会商、跟踪落实等工作,不断提高见微知著、抓住本质、揭示规律的分析能力,做到大势判断依据充分,情况描述全面客观,问题剖析准确无误,逻辑推论辩证清晰,分析报告做到数据丰富翔实、结构层次合理、语言精炼简洁、文风清新可读。
(三)明确责任。各专业处主要负责人是分析材料的第一责任人,撰稿人是直接责任人。编发的分析材料必须严把数据和文字审核关,不得采信和引用不实或虚假数据,所形成的观点必须正确,材料和观点统一,论据充分。印发的各类分析材料,严格按照初稿→处内讨论→修改定稿→处室主要负责人审核→报分管局长审定签发的流程进行,其中《统计专报》由局长签发。《统计专报》印出后,原则上由办公室派车在第一时间送省领导。同时,分析报告中不得泄露国家秘密、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或者在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
(四)强化考评。一是综合处(考核办)每月对各专业处撰写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统计信息)进行汇总,并在网上通报。二是各专业处负责统计的数据,针对异常变化及时开展分析、且分析报告被省领导批示的,在年度考核中加分;针对异常变化应分析而未作分析、且被省领导要求作分析的,在年度考核中减分。三是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研究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在处室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对作出贡献的处室、处室主要负责人、经办人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年度考核中加分;对没有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并在年度考核中减分。四是编发的分析报告出现严重偏差或造成不良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且处室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取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资格。五是将个人撰写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或统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干部推荐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工作机制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综合处(考核办)负责解释。
附件: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成员及工作规则
附件
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成员及工作规则
一、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成员单位及人员名单
组长:赵金宝。
成员单位:综合处(考核办)、核算处、工业处、贸外处、投资处、能源处、农村处、人社处、文化产业处、服务业处(服调中心)。
成员:肖志颖、杨亚坚、赵德军、魏小燕、吴润青、丁媛、程仁、许辉、李胜男、王晓、程利华、邹珊珊、张成美、张亮、储纤尘、徐群、黄冬莲、王三龙、张巍、过劲松、白杨、鲍容法、王雪松、胡龙祥、李方启、李磊、高伟、张明俊、史士斌、李欣、王维、耿亚君、张伟、胡永进、麻丽敏、程敏、沈国权、孙道志、张晴。
二、经济形势分析小组工作规则
1.综合处(考核办)为经济形势分析小组活动召集单位,综合处(考核办)主要负责人为召集人,负责小组活动日常工作,落实组长和小组会议议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督导相关工作任务完成。
2.小组活动主要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和工作需要,由组长直接布置经济形势分析任务,或主持召开小组会商会或座谈会(视情邀请局主要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集体分析研究全省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综合研判经济走势。
3.各小组成员须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同心合力,奋发有为,全力发挥聪明才智,高质高效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同时承担多项工作任务的成员,须优先完成经济形势分析小组布置的任务。小组成员出现工作敷衍或延误两次及以上,将在全局通报批评。
4.各小组成员要立足本专业,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对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和经济运行异常现象的预测预警,及时将职责范围内的重大情况和重要动态信息提交小组集体讨论研究,着力探寻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路径办法。
5.小组成员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拓宽经济信息搜集渠道,提高信息交流频度,共享经济形势分析方法、预测预警方法和相关指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作用。分析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涉密数据严格遵照保密规定。
6.小组成员单位独立完成的分析研究报告印发,署名完成单位名称及撰稿人姓名,由成员单位分管局领导签发;多个成员协同完成的分析研究报告印发,署名撰稿人姓名,视内容由小组长或局主要领导签发,所有分析研究成果均在年终考核中体现。同时,鼓励向报刊投稿、参加统计分析评比等。
7.根据成员表现,小组每年评出10名优秀成员,授予“年度优秀统计分析能手”荣誉称号,在全局通报,并在年度评先评优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