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0486288525Y/202308-00002 | 组配分类: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 | 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宣城经开区2023年度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表 | 文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3-08-03 |
索引号: | 11341700486288525Y/202308-00002 |
组配分类: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
发布机构: | 宣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宣城经开区2023年度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表 |
文号: | 无 |
发布日期: | 2023-08-03 |
宣城经开区2023年度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表
序号 |
主要目标 |
目标任务来源 |
牵头单位 |
协同责任 单位 |
一、主要发展目标 |
||||
1 |
工业总产值力争达350亿元。 |
宣开管〔2023〕1号 |
经发局 |
招商局、投资服务服局 |
2 |
固定资产投资达80亿元以上。 |
投资服务局 |
经发局、招商局、建设局 |
|
3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左右。 |
经发局 |
统计局 |
|
4 |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市经济运行季度考核指标增速排名居全市前三位。 |
管委会工作安排 |
经发局 |
各指标责任 部门 |
5 |
加快“千亿园区”建设,推动先进光伏储能、锂电新材料产业集聚,力争园区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亿元,重返全省开发区30强。 |
市政府工作报告 |
经发局 |
各部门 |
二、重点工作 |
||||
一、推进双招双引 |
||||
1 |
围绕“2+3”主导产业体系,深入分析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布局,分链制定精准招商指南,按照“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批配套”的工作思路,集中优势资源、优势力量,坚持靶向招商,结合全员招商机制,充分挖掘项目信息,合力提升项目转化率。 |
宣开管〔2023〕1号 |
招商局 |
产业链工作专班 |
2 |
建强产业链招商专班。突出招大引强和强链补链项目的引进,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实质性成果。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强链补链项目3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达2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力争引进1-2个50亿元以上大项目,在招引百亿级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
宣开管〔2023〕14号 |
||
3 |
构建“1+3+3”全员招商工作机制。全年力争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0个,其中,招商局自主招引达45个、经济部门各2-3个、非经济部门各1个,街道各3个,区属公司各3-6个。 |
宣开管〔2023〕1号、管委会工作安排 |
招商局 |
各部门、街道、直属公司 |
4 |
积极推进市场化招商。优化招商引荐人奖励政策,深化以商招商;构建“基金+(基地、产业、项目)”投资模式,做强基金招商;加强与商协会及中介机构的合作招商,建立互动机制,有效捕捉项目线索,合力催生招商项目信息生成和转化。 |
宣开管〔2023〕1号 |
|
|
5 |
完善项目线索研判、评审跟进、落地推进等机制。全面推行“234+1.2”【20万的亩均税收、300万的亩均投资强度、400万的亩均应税销售收入、1.2的建设容积率】投资协议约束机制,不断提升招引项目质效。 |
宣开管〔2023〕1号 |
投资服务服局 |
|
6 |
加快吸引和利用外资,确保增长15%以上,力争达2000万美元。 |
市政府工作报告、管委会工作安排 |
|
|
二、抓实项目建设 |
||||
1 |
统筹要素资源,优化工作机制,加快项目推进。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5个。确保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30%、投产率达50%,力争居全市前列。 |
市政府工作报告 管委会工作安排
|
投资服务局
|
招商局 经发局 |
2 |
加大项目签约后跟踪对接力度,全面推行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做实做细立项、土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征迁等前期基础工作,全力以赴加快项目落地、资金到账。 |
各责任部门 |
||
3 |
健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要素资源精准配置,坚持存量、增量“两手发力”,积极争取重大项目点供指标,全力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确保工业企业低效用地盘活率达30%以上;全面提升“标准地”供应率,新增工业用地100%按“标准地” 出让。 |
自规分局、征迁安置管理局 |
||
4 |
推深做实“雇员联系企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投产运营中的各类问题,推进新建项目加速转化成规上企业。 |
营商环境促进局 |
投资服务局、经发局 |
|
5 |
加大重点项目攻坚,推动华晟新能源四期、五期电池项目及中国(宣城)宠物用品产业园项目一季度开工建设,中鼎亚徳林基地项目、华民单晶硅片项目4月份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大巨龙新材料、龙元明筑、德龙快装、蚂蚁乐居等列入市调度的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建设。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 |
投资服务局 |
各责任部门 |
|
三、培优做强企业 |
||||
1 |
实施“百企升规”培育专项行动。摸排年营收千万元左右的100家“白名单”企业,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帮扶。全力支持一批发展前景好、潜力大的企业拓空间、上规模,尤其是已投产和拟投产项目,优化服务、协同发力,推动竣工项目早升规、早列统。助力企业找市场,为产品找销路,不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和后备梯队规模。 |
管委会工作安排 |
经发局 |
各责任部门 |
2 |
加快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建立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培育库,“一企一策”重点培育,全力保障华晟新能源、生信新材料等企业的要素需求,充分挖掘生产潜能,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把科技、人才、专项基金等扶持政策向重点企业倾斜,帮助支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 |
|||
3 |
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做优做强核心技术和产品,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到2025年达40家。深入实施“千企升级”计划,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0%。 |
市政府工作报告、宣开管〔2023〕1号 |
||
4 |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确保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5%以上,亩均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5%左右。 坚持以科技促转型,引导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和产品竞争力。 |
市政府工作报告管委会工作安排 |
||
5 |
支持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用好上市、发债、私募股权基金等金融工具,以市场的办法、资本的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重点培养开盛集团、宛陵科创公司专业基金管理团队,争取在2-3年内,建立10支合计规模100亿元的产业基金,加大对重要产业和优质企业的支持。 建立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帮扶机制,为后备优质企业配备服务专员,积极协调市直有关部门,着力打造以华晟新能源和华威铜箔2家企业为依托的上市班底,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进程。 |
宣开管〔2023〕1号、管委会工作安排 |
财政金融局 |
开盛集团、宛陵科创公司、国资监管与审计局 |
6 |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企业,建立回转挖潜、企业孵化清单,确保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数、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数完成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
市政府工作报告 |
经发局 |
统计局、经开集团 |
四、强化项目保障 |
||||
1 |
以“一区一圈三中心”建设为抓手,提档升级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园区路网、污水处理中心、表面处理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生产、交通、物流的便捷度和通达性。 |
管委会工作安排 |
建设局 |
开盛集团、征迁安置管理局、自规分局 |
2 |
加快220KV甘露变电站、110KV日新变电站等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厂房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立园区企业电力设施投资建设管理机制,引导企业合理配置电力资源、降低成本。支持新奥燃气实施集中供热一期项目,以“热换气”化解企业用气困境。 |
宣开管〔2023〕1号 |
经发局、投资服务局、开盛集团 |
|
3 |
发挥直属国有企业自身优势,保障园区基础供应、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经发局 |
各直属公司 |
|
4 |
深入推进“政企融合双招引”,拓展政银担合作覆盖面,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高效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增强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
宣开管〔2023〕1号、管委会工作安排 |
财政金融局 |
招商局、投资服务局 |
5 |
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创新多元化招聘模式,着力缓解结构性用工难题。 |
市政府工作报告 |
社发局 |
各街道 |
6 |
加快教育、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和公共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多元化人才社区建设,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切实以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投资商、留住创业者。 |
管委会工作安排 |
产城办、建设局、各街道 |
|
五、推进科技创新提效 |
||||
1 |
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梯度培育建设机制,推动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提质增效。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建设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个以上,至2025年建成宛陵科创城、光伏研究院等2个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决定、管委会工作安排 |
科技和人才局 |
|
2 |
推进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做好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年度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40项以上,力争研发费用投入增长18%左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户。 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10亿元以上无创新成果申报的规上企业“三个清零”。 |
宣开管〔2023〕1号、管委会工作安排 |
经发局 |
|
3 |
充分挖掘宛陵科创城、智谷产业园、0563创业街等现有创新创业载体潜力,推行绩效评价,提高运营效益,支持宛陵科创城2025年前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 |
宣开管〔2023〕1号 |
宛陵科创公司 |
|
4 |
深入开展引才活动,完善引才举措,落实“宣八条”等产业人才政策,加快高端人才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引进,年度引进硕士以上人才不少于60人。 |
宣开管〔2023〕1号、政府工作报告 |
财政金融局经发局 |
|
六、做优营商环境 |
||||
1 |
充分借鉴沪苏浙等先发地区的经验做法,主动对照、查缺补漏,不断提升整体营商环境质量水平,力争营商环境各项指标进入全市前列。 |
管委会工作安排 |
营商环境局 |
各部门 |
2 |
积极承接省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管理事项和自贸区宣城联动创新区赋权事项,确保赋权事项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围绕“园区事园区办”,推进行政审批权限认领,加快推动园区行政审批流程再造。 |
宣开管〔2023〕1号、管委会工作安排 |
责任部门 |
|
3 |
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全面梳理经开区涉企政策,充分征求企业家意见,精准对接逐条细化具体化,确保涉企政策精准推送,真正管用、解渴、有含金量。提升惠企政策兑现效率,构建即申即办、免申即办和“一次办”闭环流程,扩面“免申即享”,确保惠企资金一键直达。 |
办〔2023〕4号、宣开管〔2023〕1号 |
经发局 |
招商局、投资服务局、科技人才局、财政金融局 |
4 |
建好为企服务大厅,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更多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办结”,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建立涉企诉求台账,做好清单管理、闭环运行、重点督办。 |
办〔2023〕4号、管委会工作安排 |
投资服务局 |
责任部门 |
5 |
严格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部署,深化“五聚焦五查找”作风整治,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监督和问责,根治在服务企业和项目过程中的“虚、躲、冷、粗、假”,对不作为、慢作为的、乱作为的,甚至吃拿卡要的,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决定、管委会工作安排 |
纪工委 |
党政办 党群部 |
6 |
持续开展初信初访办理提质增效和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常态化两个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包案制度,对一些久拖不决的疑难复杂信访积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推动信访问题实质性化解,年度化解信访积案80%以上。 |
办〔2023〕4号、管委会工作部署 |
信访维稳办公室 |
各街道 |
7 |
树牢安全意识,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狠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开展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定期开展演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
办〔2023〕4号 |
应急管理局 |
安委会成员单位 |
8 |
精心实施暖民心行动,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小事,按时完成民生工程建设项目。 |
市政府工作报告 |
社发局 |
相关责任部门、各街道 |
9 |
持续深化开发区“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改革。 |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决定 |
党群部 |
各部门 |
七、加强党建引领 |
||||
1 |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决定、管委会工作安排 |
党群部 |
各部门
|
2 |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综合运用“四种形态”,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完善内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持续纠治“四风”。聚焦“六重六轻”问题突出表现,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全区上下坚持“一以贯之五做到”,实现“踔厉奋发五提升”。 |
市委五届四次全会决定、市政府工作报告、管委会工作安排 |
纪工委 |
|
3 |
完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抓好党员日常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创新活动载体,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实施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双创两提升”工程,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品牌,提升非公党建工作质量。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
党群部
|
||
4 |
持续加强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围绕经开区干部必备的“懂经济、会招商、解问题、敢变革”的核心能力,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展业务专题培训,借助“经开讲坛”举办主导产业及经济发展知识讲座,开展部门负责人上讲台等活动加强业务交流提升业务能力。常态化实施干部交流轮岗挂职多岗位锻炼,实现在干事创业中成长进步。 |
|||
5 |
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引导园区上下形成重视工业经济、支持工业经济的浓厚氛围。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共同参与到园区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
宣开管〔2023〕1号 |
||
6 |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加强预算评审与绩效评估。 |
市政府工作报告 |
财政金融局 |
党政办 |
主办: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承办: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网站标识码:3418000013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酒大道66号 邮编:242000 运维电话:0563-2060559 邮箱:xcjkqbgs@126.com
宣城市政府 版权所有皖ICP备19011433号-1访问统计
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272号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