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总战略,大力弘扬“三路三劲”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各项决策部署,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踔厉奋发,持续坚持抓重点、攻难点、破堵点,全市交通运输事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创新建立的“5+3”工作季度调度机制成效显著,为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
一、一体发展开辟新局。我们坚持以推进“加密、扩容、联网”为核心,着力推动“7742”重点工程建设。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4.66亿元,同比增长48.58%,占年计划(100亿元)的74.66%,交通建设完成投资额创历史新高,完成节点目标的96.2%(77.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1.49倍。【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1.68亿元,同比增长19.03%,占年计划的78.24%;普通国省干线完成投资18.88亿元,同比增长197.44%,占年计划的57.27%;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2.59亿元,同比增长50.34%,占年计划的118.7%;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223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年计划的51.6%】。一体发展开辟了新的局面,我市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合作成果数量、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数量、通达沪苏浙高速公路数量、融入沪苏浙省际高速出口数量、创成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数量、跨省公交开通线路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全省率先跨省建立皖苏浙市县交通运输联席会议机制,全省率先开通通往沪苏浙县级集装箱航线,全省首个苏皖合作码头投入运营。互联互通、内外畅达的一体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二、融合发展再造优势。我们坚持以推进“交旅融合”发展为重点,着力推动“1+1”市级规划编制【即《皖南交旅融合宣城品牌规划和皖南川藏线精品线路策划》】,加快实施“忆江南.醉宣州”等7个县市区“一县一品牌”规划;召开泾县青弋江美丽航道建设方案论证会,积极谋划开展旅游航道建设技术指引编制工作。融合发展再造了新的优势,我市作为安徽省唯一地级市参加了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最美风景在路上——五一交通联播”活动,皖南交旅融合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个数及里程、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个数、客货邮融合发展业务单数均位居全省第一,首次举办全国美丽公路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开通全省首条长三角旅游公交专线,全省率先建设海拔最高交旅融合项目,全省率先实现3A级以上景区公交线路全覆盖。G318宣十路、水阳江宣州综合码头工程双双获得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融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三、创新发展示范先行。我们坚持以推进“国省领先”成果为目标,着力推动交通领域创新。有效推进的改革创新工作共90项,其中市本级39项、宣州区7项、郎溪县5项、广德市10项、宁国市7项、泾县8项、绩溪县9项、旌德县5项。创新发展作出了新的示范,我市首创全国首家山区新能源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10项全国性创新工作,推进开展船舶建造检验“两优两减”试点等20项全省性创新工作,完成全市首次实现汽车客票电子化等10项全市性创新工作,全国优秀信用案例宣城交通首次入围;全省建设项目“黄山杯”宣城交通项目首次实现水陆双突破,旌德荣获全国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和全省第二批安徽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宣州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守正创新、革故鼎新的创新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四、绿色发展厚植底色。我们坚持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导向,着力推动绿色交通转型。完成49艘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占全年任务90.7%;雀岭隧道开展环保装饰和薄层沥青罩面“近零碳”施工,修复养护项目首次引进使用多臂凿岩机、沥青热再生技术等。开通定埠港至郑蒲港航线暨全省第三条县域集装箱航线,开通定埠港-杭州、定埠港-桐乡盘螺公水联运【累计完成集装箱运输3550标箱、11.65万吨盘螺运输,货运效率较铁路运输平均提升33%】。围绕全年“1831”发展目标,截至9月底,全市运输产业(经济)总产值约73.04亿元,完成全年工作目标73.04%【水路运输领域总产值约22.75亿元、公路货运领域总产值约49.71亿元、公路客运领域总产值约0.58亿元】;规上企业63家;集装箱吞吐量达1.82万标箱。绿色发展绘就了新的底色,我市全省率先实施绿色交通全方位对接沪苏浙,全省率先出台《宣城市交通运输绿色发展规划》和《宣城市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省率先启动公路水运工程“微创微改”专项行动。节能低碳、生态集约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五、数字发展走在前列。我们坚持以推进“数据赋能”成效为关键,着力推动数据挖掘分析。在G50高速宣城西入口建成全省首批首个全智能无人值守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30%以上;完成汪联河航道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验收,稳步推进科技质监项目和G329智慧工地项目,郎溪、宁国完成了“四好农村路”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郎溪完成出租车信息化平台搭建。数字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TOCC项目作为全省唯一交通类优秀案例参加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宣城交通业务协同移动管理平台》入围第一届“姑苏杯”长三角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安徽赛区前30。签订了《南京都市圈水上交通运输联合执法合作协议》,“水上非现场执法”在全省实现零突破,全省率先完成非现场视频证据采集。信息集成、智能互联的数字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六、其他三项卓有成效。亮点工作方面:稿件采用层次迈上新台阶,全市交通系统共在市级以上媒体累计刊发新闻稿件651篇,其中,在《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上稿192篇、《安徽日报》等省级平台上稿210篇、《宣城日报》等市级媒体上稿249篇。财审工作方面: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进一步加快资金支付力度,上级补助资金执行进度持续提高,截至9月底,宣城市共收到2023年中央财政车购税资金和省级预算资金等各项资金16.73亿元,已使用11.8亿元,综合执行率70.49%。安全工作方面: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形势稳定,利用安全检查APP对交通运输领域900余个对象开展常态化安全检查,对应条目式完成检查97000余项,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7300余个。【尤其是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在严峻的“保通保畅保安全”工作形势下,面对“双节”聚首、亚运会赛事重叠等因素导致的车流量激增情况,全市交通系统全力以赴、及时部署、综合调度,有力保障了全市路网正常通行,未出现长时间、长距离、大范围拥堵现象,得到省厅充分肯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