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 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宣城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12-09 11:10
[字体:  ]

——宣城市1-4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效益质量逐步改善,但市场需求不足,持续增长动力不够,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一、基本情况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4月份,全市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产销衔接总体良好。全市1328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6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2位。其中,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同比增长2.3%;重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5.8亿元,同比增长7.5%1-4月份,全市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6.9%,与去年同期持平,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2、效益质量逐步改善。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逐步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05.48亿元,同比增长1.6%;累计实现利税28.76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利润18.73亿元,同比增长6.2%,利税、利润增幅分别高于销售增幅3.24.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13.1个百分点。从反映企业盈利水平的两个主要效益比率指标来看,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销售利润率为4.62%,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84%,同比分别提高0.180.17个百分点。 

  3、工业结构继续优化。1-4月份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34.9%,高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1-4月全市204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2.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1.8个百分点,占比达到22.3%,同比提升3.5个百分比。1-4月份,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4.6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8.8%,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该行业用电量占全市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为50.8%,比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 

4、民营经济发展较好。截止4月,我市民营企业达到1270家,1-4月实现增加值123.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增加值88.1%,比去年同期增长7.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增速回落明显。截止4月底,全市13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6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位于全省12位,比一季度回落一位,增速低于上年同期7.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止落回稳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是重点企业减产问题突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50强企业,1-4月累计产值同比仅增长9.2%,比去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前十家产值大户中,有4家生产下降,分别是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降0.9%,家乐米业有限公司下降13.7%。另外安徽太阳禽业饲料公司去年同期产值为4.9亿元,今年则至今未生产

二是部分行业增加值呈下降态势。1-4月,全市34个行业大类中,有1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其中占比居前十位的重点行业中有4个行业生产下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8.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7.1%,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4.2%。值得注意的是,总量居第一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仅增长3.3%,比一季度大幅回落14.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分别仅增长3.9%0.4%3.9%

三是市场需求尚未出现好转。从反映市场需求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来看,全市PPI已持续22个月回落,1-4月下降4.8%,为该指标有史以来最低水平。

(二)工业投资的支撑动力不足。

一是在建亿元项目后劲不足。1-4月,全市在建亿元工业项目11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31个,下降21.7%亿元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487.1亿元,下降15.1%,而去年同期为增长19.9%;亿元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57.6亿元,下降19.6%,去年同期增速为68.5%

二是工业项目投资增幅回落。1-4月,全市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0.8亿元,增长7.8%,比去年同期下降28.3个百分点。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1%,占工业项目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6.7%回落至45.1%

(三)工业用电量下降,工业下行压力加大。1-4月,我市工业用电1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92%,其中,制造业用电1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1%,制造业用电占工业用电83.8%。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6.8%,水泥制造业用电量下降18.2%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当前全市工业生产增幅回落,削弱全市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着眼于二季度,一方面要高度警惕,防止经济惯性下滑;另一方面,必须确立“稳”字当头的思想,结合全市经济运行的实际,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力促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1、抓重点工业企业的帮扶。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发展难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加大帮扶力度,相关部门要落实有关政策,对部分停产及半停产企业实施有针对性帮扶政策,消除非市场因素的限产、停产的影响,帮助企业渡难关,确保停产企业复工复产。

2、抓工业企业生产调度。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的调度监测。加强对重点行业的发展监测力度,特别是行业内的重点企业,关注市场,及时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行业发展的风向,对产品有市场、贡献率大的企业,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

3、抓工业结构转型。继续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深入贯彻落实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引导企业由“高产能、高库存、高成本”的低端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的优势产业迈进,多措并举化解我市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抓工业项目建设。新建项目的按时投产是保证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要着力做好重点项目帮办服务工作,解决好项目建设难题,确保新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增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