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一季度全省六大主导产业运行情况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安徽省统计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3-05-20 16:41
[字体:  ]

一季度,在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产业迅猛发展,材料和新材料产业扭亏为盈,食品医药产业稳步提速,六大工业主导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我省工业增速保持全国靠前、中部领先的重要支撑。

一、运行情况及特点

1、总量实现突破,占比有所提高。一季度,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近6000亿元,达59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79.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逾1500亿元,达1525.9亿元,增长14.5%,占全部的77%,高于上年11.2个百分点。

2、贡献率提升,拉动能力不断增强。一季度,六大主导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4.3%,高于上年4.8个百分点,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其中,材料及新材料产业贡献率为22.6%,高4.3个百分点,拉动增长3.4个百分点;汽车和装备制造贡献率为22.4%,拉动增长3.4个百分点。

3、行业发展均衡,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一季度,我省六大主导产业涉及的汽车和装备制造、材料和新材料、食品医药、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轻工纺织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16.8亿元、372.5亿元、197.4亿元、191.1亿元和113.6亿元,增长16.8%17.9%12.8%20.9%13.5%

4、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利润近200亿元,达199.1亿元,增长4.8%。其中,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65.4亿元,增长21.5%,高于上年4.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以及食品药品产业分别实现29.7亿元和45亿元,增长48.5%21%;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实现29.5亿元,由上年下降32.6%转为增长3.8%

5、产品产量增长迅速。主要产品产量中,太阳能电池由上年下降42.5%转为增长1.4倍,平板玻璃由上年下降10.9%转为增长1倍,中成药增长63.8%,计算机整机增长60.3%,纱增长23.5%,化学纤维增长27.2%,水泥增长22.2%,空调增长18%,风力发电量增长11.8%,彩色电视机增长13.5%

二、存在问题

1、汽车和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仍面临压力。一季度,该产业增加值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汽车产量30.3万辆,增长7.5%,低于前两个月6.6个百分点;奇瑞集团工业产值下降4.4%;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产量下降7.8%3.6%,合肥格力产值下降26%

2、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受全国影响较大。一季度,该产业增加值增长4%,分别低于上年和全省平均水平33个和10.5个百分点,利润由上年增长29.3%转为下降66.2%;淮北矿业、淮南矿业产值分别下降12.9%4.3%,亏损额达到4亿元和6.2亿元;合肥赛维因光伏产业海外市场受阻、企业过度扩张影响,导致资金困难负债率较高,无法组织正常生产,自上年年底停产。

3、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后劲不足。一季度,该产业增加值增长1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利润由前两个月下降10.7%转为增长3.8%。部分大型企业生产明显下降,效益下滑,合成纤维聚合物、十种有色金属和钢材当月产量分别下降27%6.1%0.5%,马钢和铜陵有色集团产值分别下降5.4%7.1%,马钢净亏损3.9亿元,铜陵有色利润下降37%

三、几点建议

1、明晰产业定位,培育壮大支柱产业集群。以做大做强核心企业、关注企业核心技术发展为关键抓手,拓宽上下游企业发展,构建主导产业集群;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的发展态势,重点培养最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为支撑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有针对性地搞好规划,进行产业培育、项目招商和展开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主导产业更大的空间,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同时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如建立科技研发体系,促进技术水平和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

2、因地制宜,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作用。瞄准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态势,重点关注产业带头企业的发展,加大企业政策、资金帮扶力度,提高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出口率,打好国内国际两个战场;鼓励新材料发展,促进冶金、建材、装备制造材料的提升,挖掘产业发展后劲;加强新能源技术与汽车工业结合,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带动传统食品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升级改造。

3、做精做专特色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专注于适合自身发展的细分市场,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力度,从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优势企业,以技术支持、财政补贴等形式扶持已初具规模、成长性好的主导产业企业,补充主导产业企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4、推动主导优势产业升级,促使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充分发挥产业基地优势,加快核心企业培育,在发展好先期列入的项目基础上,推动更多项目做强现代化产业;争取大项目的落地,以其为核心将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促成产业集群规模,将处于产业地段的产能转移出去,为高端要素发展争取更多空间和资源;按照综合施策、积极引导、创新驱动、制度保障的要求,牢牢抓住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合理地确定重点,不断发挥政策合力,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我省主导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