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企业盈利水平提升
——宣城市1-2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国家统计局从今年起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口径,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调整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今年前两个月,我市5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9.8%,比去年同期的增速低31.4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1位。其中,2月份完成工业增加值17.7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17.5%。
一、轻工业生产增速高于重工业
去年以来,我市积极优化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依托我市农林产品资源优势的轻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加快并超过了重工业的增速,今年1-2月份,我市轻工业生产继续加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轻工业增加值9.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比重工业的增速高出8.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了13.3个百分点。其中,增加值总量最高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3.88亿元,增长36.4%,比去年同期的增速提高了12.8个百分点。部分轻工骨干企业生产大幅增长,全市产值最大的5家轻工企业完成产值及增速分别为:安徽家乐米业有限公司增长49.1%;安徽五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长3倍;安徽太阳禽业饲料公司增长2.8倍;康士得(安徽)家具有限公增长1.8倍;郎溪县锦富箱包有限公司增长1.4倍。
二、重工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
去年4季度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防止出现经济过热,仅从11月份到今年2月份,已连续5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2.5个百分点,以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所放缓,受此影响,我市部分重工业行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1-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重工业增加值31.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大幅回落了37.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最大的10个行业中,有6个重工业行业的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见下表),增加值总量最大的两个行业增速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大幅回落,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影响较大,这两个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6.45亿元,增长34.3%,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橡胶制品业完成增加值4.58亿元,增长28.7%,增速回落81.5个百分点。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生产高速增长,其中,安徽中鼎橡胶金属技术有限公司增长81.1%,广德新昌铜业有限公司增长94.6%,郎溪县运通电工材料厂增长98.6%,宁国水泥厂增长90.2%,安徽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增长84.7%。
工业增加值总量前十位行业 | ||||
2011年2月 单位:千元 | ||||
|
本月止 累计 |
比去年同期±% |
去年同期增速% |
增速比同期±百分点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44744 |
34.3 |
56.3 |
-22 |
橡胶制品业 |
457868 |
28.7 |
110.2 |
-81.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408331 |
7.2 |
57.5 |
-50.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88348 |
36.4 |
23.6 |
12.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05306 |
6.3 |
44.5 |
-38.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75843 |
3.8 |
35.6 |
-31.8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236419 |
17 |
35.3 |
-18.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232589 |
11.3 |
6.7 |
4.6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81399 |
13.4 |
127.3 |
-113.9 |
塑料制品业 |
169160 |
25.3 |
83.4 |
-58.1 |
三、公有制企业生产低速增长,股份制及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增速较高
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2.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外商和港澳台商工业完成增加值3.54亿元,增长24.3%,以私营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34.4%。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98亿元,增长11.2%;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35亿元,仅增长0.4%。
四、生产高速增长的企业比重较高
1-2月份,从我市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分布情况看,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的企业有130家,共完成产值34.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去年同期产值为0的企业有44家,共完成产值13.91亿元。以上两类产值高速增长的企业共17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9.3%,完成的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2%,比全省这一比重高出3.3个百分点。另外,产值增长1倍以内的企业有280家,共完成产值94.63亿元,增长40.7%;产值下降的有140家,共完成产值18.19亿元,下降33.5%。
五、工业销售产值及出口交货值均大幅增长
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1.87亿元,比去同期增长48.1%,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24.5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51.3%,重工业增长47.2%。共完成出口交货值9.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9%,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回落14个百分点。60家产品出口企业中,有36家企业的出口交货值有所增长,其中增速较高的重点企业分别为:中鼎橡胶金属技术有限公司增长87.2%;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增长53.2%;郎溪县锦富箱包有限公司增长190.5%;郎溪县红星制茶有限责任公司增长187.6%。
六、工业产销衔接水平大幅下降
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4.08%,比去年同期下降3.38个百分点,创下了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最低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2个百分点,居全省倒数第三位。从重点企业看,我市产值最大的20家企业中,有9家企业的产销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产值最大的中鼎橡胶金属技术有限公司为94%,下降8.2个百分点;宁国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为87.5%,下降1.2个百分点;安徽家乐米业有限公司为54%,下降32.7个百分点;宁国水泥厂为72.7%,下降19个百分点;广信农化集团有限公司为88.8%,下降15.9个百分点;宣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为88.8%,下降5.7个百分点。另外,1-2月共有40家企业的产销率低于70%,处于产销衔接较差的水平,这些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1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28%,比全省这一比重高出3.59个百分点。
七、各县(市)区工业生产增速差距较大
1-2月份,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的生产增速相差较大,生产增速较高的有:郎溪县30.7%,宣州区30%,广德县27.2%,宁国市24.1%;生产增速较低的有:旌德县19.3%,市直14.4%,泾县12.7%,绩溪县11.5%。
八、工业用电量有所下降,单位增加值电力消耗水平大幅下降
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3677万千瓦小时,比去年同期下降3.9%,比去年同期的用电量增速回落了41.1个百分点;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0.129万千瓦小时,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同期下降19.78%。主要受高耗能行业生产低速增长,用电量明显下降的影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13870万千瓦小时,下降14.1%,其中,广德独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停产,减少用电量894万千瓦小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6231万千瓦小时,下降13.1%,其中,泾县榕航铸造有限公司去年下半年已关闭,减少用电量1530万千瓦小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3481万千瓦小时,下降15.8%;以耐磨钢球为主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8838万千瓦小时,下降10.2%,这4个行业比去年同期共减少用电量4877万千瓦小时。高耗能行业用电下降,使我市工业节能降耗形势继续改善。
九、企业盈利大幅增长。今年以来,虽然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偏低,但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却呈大幅上升态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础上继续大幅攀升。1-2月份,全市39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注:不含网内电力企业安徽电力宣城供电公司的财务数据)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7.61亿元,增长1倍;实现利税10.83亿元,增长87.2%。
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历史新高。1-2月份,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9.28,比去年同期提高93.21点,比去年全年最高水平245.73又提高了23.55点。市直和7个县市区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面大幅提高。综合指数的七项构成指标中除产销率外都有所提高,其中,反映工业经济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总资产贡献率为14.72%,提高个5.07百分点;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48.4%,提高15.47个百分点;反映经营风险的资产负债率为55.21%,下降7.6个百分点(注:逆指标,低于60%得满分);反映资金利用效率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88次,加快0.06次;反映投入产出效果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46%,提高2.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38237元/人,提高118852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