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宣城市工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2010年是“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速、跨越发展工作目标,创新思路,扎实苦干,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协调发展,行业结构趋优,发展方式出现可喜转变。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千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34家,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60%。呈现出十大亮点:
亮点一:工业经济总量提升速度加快,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末,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34家,比2009年底净增加253家。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增速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为“十一五”期间增速最快的一年,增速居全省第六位,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4.9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千亿元大关,达到1103亿元。与2009年全市工业经济“前低后高”的发展趋势相对应,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呈现“前高后低”的增长曲线(见下图),1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为全年最高值,此后逐月稳步回落,到10月份达到全年最低,最后两个月才有所回升。
亮点二:工业给力全市经济,有效助推GDP上涨
2010年,全市工业(含规下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约为201.7亿元(核算用的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达38.3%,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0.1%,有效助推GDP上涨,对其拉动率达9%。
亮点三:重点行业提振全市工业,大户拉动作用明显
2010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布的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的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总量最高的前10个行业完成增加值都超过了十亿元(见下表),其中,有3个行业的增速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最快的橡胶制品业完成增加值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提高34.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9.0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44个百分点,主要受国内汽车市场高速扩张带来的橡胶汽车零部件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的带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塑料制品业在部分近两年新投产较大规模企业的带动下,生产分别比上年增长46.3%和58%。全市总量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37亿元,增长13.6%,但增速比上年回落16.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24.5%,增速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2010年工业增加值超十亿元的10个行业增速对比 |
|
工 业 增加值 (千元) |
比上年±℅ |
2009年增速(%) |
增速±百分点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4336919 |
13.6 |
30.3 |
-16.7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2980157 |
24.5 |
14.1 |
10.4 |
橡胶制品业 |
2863136 |
72 |
37.2 |
34.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438069 |
17.6 |
29 |
-11.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113265 |
24.9 |
21.4 |
3.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025404 |
16.3 |
13.4 |
2.9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493632 |
20.6 |
19.9 |
0.7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468468 |
46.3 |
60.7 |
-14.4 |
电力生产和供应业 |
1374296 |
14.9 |
32.1 |
-17.2 |
塑料制品业 |
1193066 |
58 |
46.9 |
11.1 |
2010年,我市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73家,比上年增加了45家,增长35.2%,超亿元产值企业的数量呈快速扩张之势。这173家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825.85亿元,比上年增长51.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4.9%,比上年所占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比上年有所增长的企业达到161家,占93.1%。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19家,比上年增加9家。
亮点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建企业拉动作用突出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招商引资新建企业的陆续投产,对我市工业经济的高速扩张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2010年,我市两年内投产的329家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6.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6个百分点。新建企业中,已有22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产值最大的为本年投产的广德恒隆铜材有限公司,完成产值13亿元,本年投产的其他新建较大企业还有:广德金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产值4.6亿元,旌德县旌丰铜业有限公司完成产值2.45亿元。2009年投产的生产增速较高的新建企业有:郎溪县安田铜业有限公司完成产值9.57亿元,增长1.6倍;宣城华利化工有限公司完成9亿元,增长1倍;广德县新远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完成7.7亿元,增长1.5倍;广德新东峰铜业有限公司完成7亿元,增长2.1倍;泾县隆鑫铸造有限公司完成5.87亿元,增长5.9倍。
亮点五:全年工业产销两旺,单月产值创历史新高
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工业产销率为95.02%,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产销率为95.07%,提高0.55个百分点;轻工业产销率为94.85%,下降0.45个百分点。
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月度产值连续创历史新高。从单月情况来看,由6月单月产值的82.41亿元,到9月份的109.31亿元,到11月份的119.25亿元, 12月份是2010年生产的峰顶,也是单月产值历史新高,达到159亿元,同时创下单月完成工业增加值41.6亿元的历史新高。
亮点六:工业出口走出低谷,产品出口增势强劲
2010年,受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带来的市场需求回暖拉动,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出口形势扭转了上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实现了高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出口交货值54.15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增速比上年提高57.3百分点。全市出口交货值最大的20家企业中,有18家企业的出口交货值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出口交货值最大的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19.92亿元,增长1.8倍;排在第二位的郎溪县锦富箱包有限公司完成6.09亿元,增长41.3%。前10位中其他增速较高的企业还有:郎溪县红星制茶有限责任公司增长1.45倍,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增长53.3%,绩溪县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增长66.8%,宁国安宁纺织品有限公司增长3.4倍,安徽泰科铁塔有限公司增长4.8倍。
亮点七:高耗能行业能耗控制有效,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44.5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3.4%,比上年的增速回落5.8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的增速回落9.7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4季度按照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对钢铁、水泥等部分高耗能企业停产或限产,电力消费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4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6%,为我市完成全年和”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奠定了基础。工业生产电力消耗水平比上年大幅下降,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0.154万千瓦小时,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1.8%。
2010年,我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2.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比全市平均增速低8.4个百分点,其中,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高耗能行业生产的低速增长,为我市完成节能降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八:综合效益指数创新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明显
2010年,我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不断攀升,几乎是逐月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见下图),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5.73,比上年提高55.75点,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提高20.88、27.13和59.94点,居全省第11位,比上年上升5位。七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中除资本保值增值率外均好于上年水平:总资产贡献率为15.47%,提高3.3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1.24%,下降0.32个百分点(注:逆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为3.77次,加快0.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12%,提高1.3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9802元/人,提高54%;产销率为95.02%,提高0.31个百分点。
亮点九:工业效益较快提高,骨干行业盈利大幅增长
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3.13亿元,比上年增长49.6%,比上年的增速提高30个百分点。在企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带动下,企业盈利持续大幅增长,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6.81亿元,比上增长98.6%,比全省平均增速高35.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分登记注册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7亿元,增长1倍;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2亿元,增长3.9倍;“三资”企业实现利润3.73亿元,增长63.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利润38.34亿元,增长1.1倍;轻工业实现利润8.46亿元,增长53.1%。
201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分布的35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行业的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增加或减亏。全年利润总额超过亿元的行业已达11个(见下表),比上年增加了5个行业。这11个行业的盈利增长对全市工业盈利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9%。对全市盈利增长贡献最大的2个行业分别是:橡胶制品业实现利润10.11亿元,增长1.3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9.06亿元,增长2.1倍。这两个行业的盈利水平均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利润总额超亿元行业情况 |
2010年 单位:千元 |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本期实际 |
比上年±% |
本期实际 |
上年实际 |
比上年
±% |
橡胶制品业 |
8250062 |
127.2 |
1010838 |
442337 |
128.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983919 |
33.2 |
905273 |
290909 |
211.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9482275 |
40.8 |
613457 |
374723 |
63.7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5061838 |
30.9 |
344470 |
282092 |
22.1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6010610 |
34.5 |
316849 |
256824 |
23.4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22009313 |
49.2 |
195666 |
87216 |
124.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8701781 |
39.4 |
173460 |
114995 |
50.8 |
塑料制品业 |
3250177 |
48.2 |
146636 |
54972 |
166.7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750697 |
36.2 |
133310 |
106540 |
25.1 |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
2344121 |
44.7 |
122058 |
58326 |
109.3 |
食品制造业 |
1245193 |
83.9 |
101412 |
45018 |
125.3 |
亮点十:县域工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生产利润全面增长
2010年,我市7个县市区的工业生产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与2009年相比,郎溪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6.9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增速排在全市第2位,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7.8%,比上年提高3.47个百分点,成为贡献率上升最快的县;广德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6.97亿元,增长28.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01%,比上年提高2.22个百分点;其他增长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分别为:旌德县36.2%,宣州区33.6%,泾县29.1%,绩溪县28.7%。工业经济总量位居第一的宁国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6.99亿元,增长28.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7.38%,比上年下降9.02个百分点。
2010年,包含市直在内的八个县市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面大幅增长的态势,利润总额最高的宁国市实现利润21.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9%,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广德县实现利润9.69亿元,增长1.2倍,对全市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22.7%。实现利润增速超过1倍的还有:宣州区增长1.7倍,市直工业增长1.3倍,郎溪县增长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