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市经济仍呈现出平稳增长,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2.5亿,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77.7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406.3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307.9亿元,同比增长8.4%。
一、2014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经济实力不断壮大。自2008年始,全市经济总量每年跨过一个百亿元大关,2014年,经济总量再上一个新台阶,突破了900亿大关,达到912.5亿元,经济实力不断壮大。2014年宣城市人均GDP达3552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34427元)高1100元,居全省第6位,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全市人均GDP为5783美元。
(二)经济增长速度稳定,与全省走势一致。从季度走势来看,增长速度基本稳定在9%上下,一季度GDP增长10.2%,上半年增长9.2%,前三季度增长8.8%,年终呈翘尾态势,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与全省走势基本相同,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增长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依然较好,实为不易。
(三)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在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全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各产业之间协同性不断增强。根据初步核算结果,一产比重由上年的14.2%下降到13.9%,二产比重由52.6%下降到52.4%,三产比重由33.2%提高到33.7%。三产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我市一产和三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和31.2%,比上年分别提高2.4个和1.0个百分点;二产贡献率为62.3%,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GDP增长的速度和位次不理想。一是速度回落。从GDP增长的季度走势来看,虽然年终有所翘尾,但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仍呈持续放缓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GDP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从二季度开始,GDP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二是位次下滑。GDP增速由一季度全省第5位下滑到全年的全省第11位,增速位次比去年同期后退4位。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增速居全省第11位,比去年同期退后6位,第三产业增速居全省第8位,比去年同期退后1位。
(二)工业经济减速换挡。2014年,受激烈的市场竞争、产能过剩、部分企业产能转移等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总体呈持续快速回落的态势,特别是今年6月至8月连续三个月都经历了0.5个点以上的大幅度回落,虽然全年增速超过全省,但基本接近。从历史数据看,我市工业化率始终低于全省2个百分点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全省,从具体数据看,全年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6.4%,比去年低3.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比去年少1.3个百分点,2014年工业化率为44.5%,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减速换挡的趋势已然开始显现。
(三)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2014年,受房地产企业开发和销售放缓的影响,全市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速回落,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7.1%,比去年同期回落32.3个百分点。2014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总数没有增加,企业效益、税金、管理费用等指标都呈回落趋势。2014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0%,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建筑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对GDP的拉动未能有大的突破。虽然全年服务业增长速度好于前三季度,但总体来看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回落,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少0.4个百分点,从核算的角度看,原因主要是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的数据呈全面回落的态势。一是交通运输业。由于省交通厅四季度调整客货运周转量的计算口径,客货运周转量速度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2014年同比增长12.6%,但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二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今年由于核算制度的调整,该行业增加值数据由目前开展服务业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核算,核算该行业的主要指标为服务业调查中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2014年增长2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0个百分点。
三、2015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展望2015年,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外部因素分析,宏观发展环境总体向好,全球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从国内环境看,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实施,推进整体经济稳中趋好的态势。全市经济企稳回升,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成效显著,支撑我市中长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当然,也应当看到,影响我市经济稳定增长的风险也较多:一是市场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压力仍大,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明显改观。二是消费拉动力不足。在当前物价、利率及收入水平下,更多的居民倾向于储蓄、投资,居民消费倾向持续减弱,传统消费热点逐渐趋于平淡,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加上电子商务对实体消费市场的冲击,传统行业快速增长难度加大。三是目前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民间投资动力不足,投资需求面临回落风险。综合判断,2015年,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与全国全省一样,宣城经济将步入增速换挡、经济转型的新常态,预计2015年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增长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全市经济将延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格局。
建议:一是着力加强工业运行调节,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应继续坚持月度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有针对性地加大微调、预调的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大中型企业的调度力度,并根据企业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政策并落实好政策。二是抓好项目建设,促进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集中开工建设投资体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目前,服务业行业内部发展极其不均衡,因此拓宽服务业发展的领域、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现代服务业企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