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市场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宣城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5-16 08:44
[字体:  ]

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继续提升,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零售额增速有所放缓。

  一、我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市场保持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35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2.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1.20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7个百分点。

(二)从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增速放缓,住宿餐饮业增速回落明显。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4.77亿元,同比增长14.0%,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58亿元,同比增长9.7%,比去年同期回落21.1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0%。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96亿元,同比增长2.7%,比去年同期回落41.6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2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去年同期回落12.1个百分点。

  (三)从规模比较看,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比重提升,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增长平稳。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1.20亿元,同比增长19.6%,比去年同期回落24.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4%,比重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44.15亿元,同比增长2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6%

(四)从城乡消费看,乡村市场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一季度,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45.43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9.91亿元,同比增长13.0%,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

(五)从区域情况看,各县市区消费增速平稳。一季度,零售额总量位居全市前三的依次是宣州区、宁国市和广德县,分别实现零售额31.76亿元、12.27亿元和10.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4.2%14.5%。零售额增速位列全市前三的依次是郎溪县、广德县和宣州区,同比分别增长14.6%14.5%14.3%

  (六)从消费结构看,传统消费热点结构不变,同比增速大幅回落。从限上企业分类零售额看,零售额总量居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0.41亿元,同比增长31.2%,比去年同期回落26.3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5.48亿元,同比增长30.3%,比去年同期提升18.7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4.12亿元,同比增长0.4%,比去年同期回落60.8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74亿元,同比增长3.2%,比去年同期回落36.6个百分点;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55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去年同期回落11.7个百分点。

  二、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

1、消费总体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下滑明显。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市消费市场总体增速趋缓。特别是安徽省委改进工作作风30条要求的出台,致使政务消费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对我市部分行业冲击较大。我市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和零售额较去年同期下滑明显,高档烟酒销售遇冷。

2、消费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部分行业迎来消费小高潮。一季度,我市消费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传统消费热点总体增速回落。受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相继结束的影响,汽车、家电等消费热点回落明显。受行风新政的影响,政务消费、商务消费明显减少,烟酒类消费热点下滑较多。同时,受国际金价连续下调的影响,我市各大商场金银珠宝柜台出现黄金饰品抢购热潮,一季度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0.66亿元,同比增长190.6%,较去年同期提升120个百分点,金银珠宝零售行业迎来消费蜜月期

3、新增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偏少。一季度,我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共29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58家,但与全省相比,我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和新增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仅占全省的3.9%5.4%。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作为拉动当地消费的主要力量,其所占比例和增速往往左右着当地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增速,加快发展和引进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应成为我市当前的工作重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