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统计分析

2010年宣城市工业降耗成果显著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1-03-21 16:00
[字体:  ]

20104季度,宣城市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有效地控制了工业企业能耗快速增长的势头,为宣城市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8.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6%,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7.1个百分点。

一、全年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

1、电力消费增幅持续收窄。四季度全社会电力消费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电力消费增幅连续3个月收窄。全年全社会累计用电6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1%,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5.7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48.13亿千瓦时,增长16.04%,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7.5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11.23亿千瓦时,下降10.6%,回落11.5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7.04亿千瓦时,增长59.9%,回落35.8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用电7.29亿千瓦时,增长16.4%,回落16.7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用电2.93亿千瓦时,增长27.8%,回落17.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0.99亿千瓦时,增长19.9%,回落2.8个百分点。

2、高耗能行业拉动能源消费增幅回落。2010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7%,增幅较前三季度回落9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66.67万吨标准煤,增长18.76%,回落3.5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169.06万吨标准煤,下降7.1%,回落7.8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2.69万吨标准煤,增长46.82 %,回落46.1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4.02万吨标准煤,下降5.63%,回落5.32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节能降耗成果显著重点耗能企业因能源消费总量大,单位产值耗能高,故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变动的影响很大。2010年,全市17家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1.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9%,较上半年和三季度分别回落了9.6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能耗1.31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7.6%,降幅分别较上半年和三季度扩大了19.78.4个百分点。

4、各县(市、区)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10年,各县(市、区)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各地工业增加值单耗较去年同期皆有较大幅度下降(见下表)。其中:宣州区工业增加值单耗下降18.1%,郎溪县下降25.2%,广德县下降30.4%,泾县下降29.5%,绩溪县下降18.3%,旌德县下降23.1%,宁国市下降16.2%

 

 

 

2010

与上年对比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工业增加值(千元)

增加值单耗(吨标准煤/万元)

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

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

   

3086012

28871593

1.069

2.61

28.5

-20.2

   

139463

2526235

0.552

9.48

33.6

-18.1

   

153215

4697415

0.326

0.74

34.6

-25.2

广   

730801

6760894

1.081

-10.41

28.7

-30.4

      

97417

2129582

0.457

-8.94

29.1

-29.5

  

37465

1958630

0.191

5.11

28.6

-18.3

  

17778

901312

0.197

4.76

36.2

-23.1

  

764223

7699400

0.993

7.37

28.2

-16.2

二、措施及成因

1、政府与企业双向联动,全民节能气氛浓烈。围绕节能目标任务,面对今年上半年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降幅较小的严峻形势,2010年,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大对节能降耗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工业企业从战略高度加强对节能降耗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节能调控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电力预警调控方案,切实加强用电管理,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用能监测,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并通过减少路灯照明、景观照明、城市亮化用电等措施,加大公众场所和公共机构用能管理,营造良好的节能气氛。各用能单位以大局为重,主动加大节能管理,更新工艺、设备,积极服从调控,采取了停产检修或轮休限产等措施。宣城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泾县榕航铸造有限公司等高耗能企业,积极配合政府节能调控,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缩短工艺,或实施限产、安排了停产检修及技术改造,全民节能气氛相当浓烈。

2、用电调控科学有效,工业用电增速逐月回落。2010930,市政府召开了节能工作紧急调度会议,对全市电力消费控制,对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进行了部署。10上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控制高耗能企业和全社会电力消费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各县市区日用电控制指标。市政府成立控制电力过快增长领导组,督促各地认真执行电力应急调控方案;并借此契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能耗、高电耗企业实行限电、限产、惩罚性电价等举措,确保高新、新兴工业企业用电。从调控结果看,本轮用电调控科学有效,在工业生产增速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工业用电增速逐月回落。

3、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0年,我市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推进集约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拟订了《宣城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以水泥、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坚持扶优扶强与限劣压小,扎实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并以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和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为重点,开展推进节能改造工程,对落后设备过期不淘汰及高能耗产品单位能耗超标的企业执行了惩罚性电价,迫使企业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形成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

三、后续压力及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2010年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一项长期利国利民的方针,节能降耗是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正步入快速通道,工业经济重化倾向较为明显,节能降耗工作依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工业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工作中,我市依然要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走高效节能之路。工业经济发展要继续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拓展以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产业规模,努力显现能源集约效应。

二是遏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对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要严格把关,提高高耗能行业的投资门槛,避免相关行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是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监管。重点对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工艺、经济规模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规定,是否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在高耗能企业中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督促企业加大行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

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right>7.37

28.2

-16.2

二、措施及成因

1、政府与企业双向联动,全民节能气氛浓烈。围绕节能目标任务,面对今年上半年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降幅较小的严峻形势,2010年,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加大对节能降耗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工业企业从战略高度加强对节能降耗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节能调控措施,制定并实施了电力预警调控方案,切实加强用电管理,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用能监测,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并通过减少路灯照明、景观照明、城市亮化用电等措施,加大公众场所和公共机构用能管理,营造良好的节能气氛。各用能单位以大局为重,主动加大节能管理,更新工艺、设备,积极服从调控,采取了停产检修或轮休限产等措施。宣城司尔特化肥有限公司、泾县榕航铸造有限公司等高耗能企业,积极配合政府节能调控,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缩短工艺,或实施限产、安排了停产检修及技术改造,全民节能气氛相当浓烈。

2、用电调控科学有效,工业用电增速逐月回落。2010930,市政府召开了节能工作紧急调度会议,对全市电力消费控制,对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进行了部署。10上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控制高耗能企业和全社会电力消费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各县市区日用电控制指标。市政府成立控制电力过快增长领导组,督促各地认真执行电力应急调控方案;并借此契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能耗、高电耗企业实行限电、限产、惩罚性电价等举措,确保高新、新兴工业企业用电。从调控结果看,本轮用电调控科学有效,在工业生产增速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工业用电增速逐月回落。

3、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0年,我市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推进集约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拟订了《宣城市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若干意见》,以水泥、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坚持扶优扶强与限劣压小,扎实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并以工业锅炉、电机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和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为重点,开展推进节能改造工程,对落后设备过期不淘汰及高能耗产品单位能耗超标的企业执行了惩罚性电价,迫使企业主动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形成落后产能的倒逼机制。

三、后续压力及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2010年我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一项长期利国利民的方针,节能降耗是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当前,我市的经济发展正步入快速通道,工业经济重化倾向较为明显,节能降耗工作依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在今后的工业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工作中,我市依然要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走高效节能之路。工业经济发展要继续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把节能降耗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拓展以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产业规模,努力显现能源集约效应。

二是遏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增长。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对新建和改扩建的项目,要严格把关,提高高耗能行业的投资门槛,避免相关行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是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监管。重点对高耗能企业的生产工艺、经济规模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规定,是否执行国家、行业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在高耗能企业中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督促企业加大行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